下面这些内容是下午在总结软背包项目存在的问题时,写到「互联网产品应该是由点到面不断迭代生长的一种形态」,「是由核心需求核心场景再到产品战略需求的成长路径」。写字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两年前张小龙那次分享中的详细内容,从另外一个侧面,给了我论点的支撑。
这个观点无论从运营的角度还是产品的角度,从群体反应的例子来表达着「互联网产品是应该不断生长的」、「是应该做实验而不是做策划」、「不过早做策划」的观点。下面是张小龙在那次分享中的现场实录节选,关于我自己的详细讨论,会在这段时间全部完成之后放在博客里。
另外,张小龙在那场分享中有一张 PPT 写到「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不是没来由用来装逼的,也并不是产品经理可以决定产品功能协调团队协作指点江山就自我膨胀成上帝的。我理解的这句话,是建立在另一张关于「群体反应」的 PPT 上的,产品经理要观察群体反应,就像站在上帝视角一样,观察自己的子民在自己的环境中生长、进化、变迁。所以,他说「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
这其实不是我的观点,而是我看了凯文·凯利写的《失控》的书以后总结出来的,我也希望在座各位有空的话也去看一下,我给很多人推荐了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很厚,所以很多人都没有耐心的看完它,我自己也是。那本书非常好看。如果我们面试一个大学生,如果他告诉我他看完了这本书,我肯定就录用他了,不过他们不知道这个秘诀。如果我们做互联网产品的不看一下这本书,我认为知识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因为他从生物学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来描述了一种群体效应,这种群体效应如果只通过一页PPT来讲述的话有点太肤浅了。总的来说,结论是说群体的智商低于个体智商,这个观点不是在那本书里面的,而是在另外一本书里面的,我不记得书名,是一种群体心理学的书。说一个人在一个组织里面,这个组织的平均智商是低于个体智商的,任何组织,公司是一个组织或者说大的政党是一个组织,个体的智商才是更高一些的,群体会拉平这个智商。比如说在微博里面,微博上多了,你的智商会降低的,大家认同吗?你没有发现这个变化,因为你每天在降低一点点。
很简单的,你每天在微博上说的话,你会发现你说的话会跟大众越来越一致,别人在说什么,你也在说什么。你不会说一些大家不能理解的东西了,因为你会觉得那很突兀,会让大家不舒服。所以微博的转发那么高,自己写的那么低,就是这个原因,大家拼命的一团和气,互相夸两句。所以这种群体是有一个趋同性的。
另外一个观点是群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我们小时候都看过蜜蜂是怎么飞的,有一堆蜜蜂一起飞。在这里大家忽略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这一堆蜜蜂谁是领头的,谁来组织它们,这一堆蜜蜂会有一个目标,它们会统一行动,但是每一个蜜蜂都是个体,没有一个领导,不像我们公司还分出一层层的管理干部,蜜蜂是没有的,蜜蜂也没有一个CEO在那里。那么谁在指挥这一群蜜蜂?
台下:趋同心。
嘉宾:趋同心是让他们有统一,但是他们表现的像一个有生命的独立个体一样的,它们会朝一个目标一起过去,没有人发号施令。
台下:是翅膀在扇动的。
嘉宾:它可以一起扇动,但是它们会一起到一个地方做完某一件事情再回来。这个我们就不讨论了,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个原因是什么,还在研究。
这里想说的是一群蜜蜂体现出单独个体的特征出来,也就是说一群蜜蜂有一个独立个体的属性。虽然这个属性是从哪来的,没有人知道。同样一个道理,一群人,社会里面的人,它会体现出一群人的属性出来,跟个人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如果你到前线当了一个战士,你可能对杀人这件事情会很麻木,完全变了一个人,因为那个群体都是那样子的,那是一个群体性。
那么群体会有群体的运作规律,为什么我们要说群体,要说这个东西?因为这个和我们的产品很相关。我们的产品是什么?我们只要找几十号人开发一个东西,然后我们会给几千万、几亿人来用。这些用户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一只蜜蜂,不是一个人。
在很多年以前我们写软件的时候,我们是针对一个客户来写,这个客户要什么,我就给他做什么。但是现在不是,现在你的客户是谁?你的客户是一群蜜蜂,不是单个的蜜蜂。你决定一个单个个体的需要,不代表群体的需要,是这样一回事情。
第三点,群体的含义是很难预测的,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个群体性是从哪儿来的。所以我们对这种群体的反映,因为我们做产品就是一个群体反映的引发器。对群体反映,我们应该去试验而不是去策划。
如果在座的人,有人告诉我说我们做了一个产品规划,把半年或者一年未来的版本都计划好了,那一定是在扯淡。互联网产品不存在我们能做一个计划,做到半年或者一年之后,我们要做什么。而且经验好了,就放在这里。三个月都做不到,更不要说一年以后的计划。
同样的东西,如果有一个产品经理很信誓旦旦的跟我说,我们做这一个东西,一定会在用户里面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多半也是不可信的。因为这种,刚才说的,群体的效应是很难预料的。你会很难预料往群体里面放一个产品之后,然后它们自己滚动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东西。